韌性思考 Resilience

出自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
前往: 導覽搜尋

關於韌性(Resilience)

「韌性」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1970 年代,由生態學家 Prof. C. S. Holling 所提出。

韌性思考過去 40 多年的發展,在心理、社會、生態、都市設計、材料科學等領域,從個人層次到全球層次,都有其強調的層面,廣泛而言,它可以被解釋為一個回應變化以尋求新穩定狀態,並藉由持續變化保持動態平衡的能力。

特別在 21 世紀,聯合國從 2000 年提出 MDG 到 2015 的 SDGs,永續的概念全面覆蓋到各個領域。「韌性」在回應複雜、持續變動的世界中,透過調適(adaption)、轉型(transformation),企圖找到 「最適方案」。

〈災難,然後(五):社會的韌性〉摘錄[1]

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由下而上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榮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也可區分下兩層為政府有責任確保的「安身」,上三層為應由受災民眾為主體的「立命」。(圖片來源:Flickr用戶Erica Glasier)

即便是人類對科學文明感到自豪的21世紀,面對自然災害的複雜程度,大多數科學家也承認科學的限制和預測的不確定性;此外,由於氣候變遷,許多天然災害的規模跟頻率不斷破紀錄,「調適」成為備受重視的防災方向,而所謂的災害回應能力,便是討論人類社會的韌性。

什麼是韌性(resilience)呢?resilience這個英文單詞源自拉丁文的「resilio」,原意為「彈回」,這個單詞用在工程學界,指系統受到破壞後,回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是在生態學中所指的韌性又有不同的邏輯和意涵,生態學強調的是「動態平衡」,生態系統受到外界擾動後,會再一次趨於穩定狀態,卻不一定需要與原先的平衡狀態相同,而是一個新的平衡。

社會生態韌性(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結合了心理學及生態學的觀點來運用生態韌性的觀念,強調社會擾動與重組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果用於災害研究領域,並不只是受災地區重建為原來樣貌的過程,因為原來的樣子就是會發生災害的狀態,豈能只是回復原來的模樣?一個比原先還要更穩固的狀態,所經歷的歷程需要組織再造能力,也需要社會系統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創新,才能強化社區的「最低運轉能力」,面臨災害時,有更強韌的適應性能夠維持基本生活的正常運作。

Seven principles for building resilience in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Over the past decades, few concepts have gained such prominence as resilience, the capacity of a system to deal with change and continue to develop. There has been an explosion of research into ways to promote or undermine the resilience of various systems, be it a landscape, a coastal area or a city. However, the multitude of suggested factors that enhance resilience has led to a somewhat dispersed and fragmented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critical for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how an understanding of these factors can be applied.[2]

參考資料

  1. 戴興盛:花蓮秘境:封起來,或開放?
  2. 治理阿爾卑斯山:從牧草地到瑞士的共有資源典範
    1. ^ https://pansci.asia/archives/54428
    2. ^ https://applyingresilience.org/en/sta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