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成果報告」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
前往: 導覽搜尋
關鍵人物訪談
下載檔案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 次修訂)
行 76: 行 76:
 
這次合作松的設計,也從這幾個主題展開,邀請相關領域重要的實踐者、講師,再次喚起大家的熱情、開啟未來的想像、一起思考每個人或一群人可以如何「在鄉」(在自己生活的社區)行動!祈願明年能看到大家,踏出「地方創生」的第一哩路!
 
這次合作松的設計,也從這幾個主題展開,邀請相關領域重要的實踐者、講師,再次喚起大家的熱情、開啟未來的想像、一起思考每個人或一群人可以如何「在鄉」(在自己生活的社區)行動!祈願明年能看到大家,踏出「地方創生」的第一哩路!
  
== 具體工作內容 ==
+
== 具體執行工作內容 ==
  
 
從訪談、營隊到合作松,這三個階段的具體工作與進行內容,將在底下詳述:
 
從訪談、營隊到合作松,這三個階段的具體工作與進行內容,將在底下詳述:
行 95: 行 95:
 
; 主題與關鍵訪談人
 
; 主題與關鍵訪談人
 
# [[社區總體營造-訪談楊志斌|社區總體營造 楊志斌]]
 
# [[社區總體營造-訪談楊志斌|社區總體營造 楊志斌]]
# [[農村再生-訪談吳音寧|農村再生 吳音寧]]
 
 
# [[地方創生-訪談邱星崴|地方創生 邱星威]]
 
# [[地方創生-訪談邱星崴|地方創生 邱星威]]
 
# [[跨域經驗-訪談曾旭正|跨域 曾旭正]]
 
# [[跨域經驗-訪談曾旭正|跨域 曾旭正]]
 
# 宜蘭經驗
 
# 宜蘭經驗
#* [[宜蘭經驗-訪談陳育貞|陳育貞]]
 
 
#* [[宜蘭經驗-訪談蔡晏霖|蔡晏霖]]
 
#* [[宜蘭經驗-訪談蔡晏霖|蔡晏霖]]
#* [[宜蘭經驗-訪談賴青松|賴青松]]
 
#* [[宜蘭經驗-訪談楊文全|楊文全]]
 
 
| valign=top |
 
| valign=top |
 
Glocal(global view and local action):全球觀點在地行動!從聯合國 SDGs 談當下全球面臨的挑戰與台灣切身相關的困境與接軌世界的因應原則;
 
Glocal(global view and local action):全球觀點在地行動!從聯合國 SDGs 談當下全球面臨的挑戰與台灣切身相關的困境與接軌世界的因應原則;
行 128: 行 124:
 
| valign=top |
 
| valign=top |
 
有了解決方案,接下來,就是要讓紙上的方案,成為真正的行動。這個向度的訪談,是想要請教運動界的先驅者,如何使一群在地的夥伴彼此連結,如何一起動手設計屬於地方的適切行動。
 
有了解決方案,接下來,就是要讓紙上的方案,成為真正的行動。這個向度的訪談,是想要請教運動界的先驅者,如何使一群在地的夥伴彼此連結,如何一起動手設計屬於地方的適切行動。
 
 
; 主題訪談關鍵人
 
; 主題訪談關鍵人
 
# 開放空間 蔡淑芳
 
# 開放空間 蔡淑芳
行 139: 行 134:
  
 
地方創生的概念源自日本,雖然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有其價值,然而,<u>站在台灣在地的社區、農村的歷史脈絡當中,探索一個能夠真正解決在地問題的地方創生,更具有非凡的意義</u>。
 
地方創生的概念源自日本,雖然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有其價值,然而,<u>站在台灣在地的社區、農村的歷史脈絡當中,探索一個能夠真正解決在地問題的地方創生,更具有非凡的意義</u>。
 
  
 
經過訪談與相關的資料收集,工作團隊規劃了「地方創生@宜蘭營隊」,安排這個系列講座,帶領學員仔細回顧:社區營造、農村再生一直到地方創生的整個政策脈絡,了解每個階段的政策背景及意涵。對於想要推動「地方創生」的行動者提供鑑往知來的養分!
 
經過訪談與相關的資料收集,工作團隊規劃了「地方創生@宜蘭營隊」,安排這個系列講座,帶領學員仔細回顧:社區營造、農村再生一直到地方創生的整個政策脈絡,了解每個階段的政策背景及意涵。對於想要推動「地方創生」的行動者提供鑑往知來的養分!
行 154: 行 148:
  
 
此外,因應疫情,也讓有些無法到達現場參與的夥伴可以參與,我們也設立了一個線上的'''地方創生種子@宜蘭營 [https://meet.jit.si/%E5%9C%B0%E6%96%B9%E5%89%B5%E7%94%9F%E7%A8%AE%E5%AD%90%E5%AE%9C%E8%98%AD%E7%87%9F jitsi 會議室]'''。
 
此外,因應疫情,也讓有些無法到達現場參與的夥伴可以參與,我們也設立了一個線上的'''地方創生種子@宜蘭營 [https://meet.jit.si/%E5%9C%B0%E6%96%B9%E5%89%B5%E7%94%9F%E7%A8%AE%E5%AD%90%E5%AE%9C%E8%98%AD%E7%87%9F jitsi 會議室]'''。
 +
 +
以下是整個營隊的課程表與工作說明:
 +
 +
==== 開訓 ====
 +
{| class="wikitable"
 +
|-
 +
! width=5% | 日期
 +
! width=10% | 時間
 +
! width=20% | 主題
 +
! width=40% | 說明
 +
! width=15% | 講師
 +
! width=10% | 類別
 +
|-
 +
| rowspan="4" | 03/29
 +
| 09:00~10:00
 +
| 始業式
 +
| 0329 地方創生營隊始業式溫馨茶會流程~
 +
8:15~8:45  學員報到
 +
 +
9:00~9:20  計畫緣起~美麗的大湖溪 (影片)
 +
開場表演:大湖溪之歌、農夫漁夫(石乃丰演唱)
 +
靜漪期間穿插社大創生計畫的緣起及意圖......
 +
 +
9:20~9:35  社大庭賢校長致歡迎詞、來賓(教育處?、全促會楊志彬秘書長、惜溪盟阮忠信教授、內城社區簡裕鴻總幹事)致詞
 +
 +
9:35~9:50  我的關鍵字(仿黑客松,介紹自己,來賓歡迎參加)
 +
 +
9:50~10:00禮成
 +
| 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
 +
|
 +
|-
 +
| 10:00~12:00
 +
| 地方創生,社大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從日本NPO的在地創業談起
 +
| 全促會這幾年迎接社大20,提出社大2.0、推動「學習型鄉鎮」、「流域學校」,幕後的靈魂人物就是秘書長楊志彬。這次邀請他來分享社大在地方創生的角色、分享日本源兵衛川的創生經驗,日本如何從社會運動到生活改造的經驗:25年不間斷、一點一滴地由 groundwork 三島這樣的跨域合作平台,將源兵衛川變成河川改造帶動地方創生的基地。
 +
| 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楊志彬秘書長
 +
| 背景知識
 +
|-
 +
| 13:00~16:00
 +
| 韌性思考~永續發展的新思維
 +
| 去年宜蘭的公民社會好不熱鬧?!不論是大湖溪野溪整治、蘭陽平原伏流湧泉帶的農地重劃,這些具有「公共性」應該屬於全民「共有」的自然資源,在面對各種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時候,開發 vs.永續永遠只能各說各話?相信戴興盛老師的「韌性思考」用在公共的自然資源治理議題,將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面對不可逆的全球化、地球永續性、全球疫情無國界、嚴重少子化、......,有沒有一條社會韌性之路?回到每一個小小小小公民的我們,不論是面對全球或在地議題,如何幫助參與的夥伴去思辨、尋求解方,是這個營隊規劃課程的想法!這堂課必修!
 +
 +
|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  戴興盛教授
 +
| 方法論
 +
|-
 +
| 16:00~18:00
 +
| 相見歡
 +
| 營隊介紹、分組、詳細課程說明
 +
| 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
 +
| 議題討論
 +
|}
 +
==== 蘭陽平原伏流湧泉帶水資源議題 ====
 +
 +
建構地方河相學(關於河川治理與生態美學的深化)並藉由公民意識提升,積極參與社區,加深與河川的關係,並回應地方水域面臨的問題,提出行動方案。
 +
 +
{| class="wikitable"
 +
|-
 +
! width=5% | 日期
 +
! width=10% | 時間
 +
! width=30% | 主題
 +
! width=30% | 說明
 +
! width=15% | 講師
 +
! width=10% | 類別
 +
|-
 +
| rowspan="4" | 05/16
 +
| 8:30~10:30
 +
| 蘭陽平原的河相與水資源
 +
|
 +
# 流域的今昔與展望
 +
# 河相
 +
# 氣候變遷下的流域水文學
 +
| 楊佳寧<ref>中興工程顧問公司水利部工程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景觀與環境規劃博士 </ref>
 +
| 專題演講
 +
|-
 +
| 10:30~12:30
 +
| 宜蘭水文環境的特色
 +
| 蘭陽平原的水文,形塑了蘭陽平原的地理空間,支配了生態系統,也深刻影響居民的生活方式。
 +
| 張智欽<ref>宜蘭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院長</ref>
 +
| 知識背景
 +
|-
 +
| 13:30~15:00
 +
| 宜蘭河流域的地景變遷與保存
 +
| 透過了解宜蘭的溪河面相,探討河川治理以及濱溪自然生態的保育。
 +
|
 +
* 康芳銘<ref>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ref>
 +
* 阮忠信<ref>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ref>
 +
| 案例
 +
|-
 +
|15:00~17:30
 +
| 走讀大湖溪
 +
| 大湖溪流保留野溪風貌以及百年歷史河道。藉由走讀踏查水文、地景,了解自然環境與地方文化形成的密切關係。
 +
| 康芳銘
 +
| 議題討論
 +
|-
 +
| rowspan="5" | 05/17
 +
| 8:30~10:30
 +
|恢復河川生命力:為台灣開啟一個河川復育運動。
 +
|
 +
| 廖桂賢<ref>臺灣河溪網召集人。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ref>
 +
| 專題演講
 +
|-
 +
| 10:30~12:00
 +
| 蘇澳冷泉+阿里史溪的地方知識建構與青年創生經驗
 +
| 蘇澳KPI致力於保育蘇澳的溪流、冷泉,推動社區公民參與。
 +
| 張台賜<ref>蘇澳 KPI</ref>
 +
| 案例
 +
|-
 +
| 13:00~14:30
 +
| 鱉溪河川復育的公私協力及共學歷程
 +
| 花蓮縣富里鄉的鱉溪經由公私協力,社區合作,居民共學,推動鱉溪棲地復育,恢復生態。
 +
|
 +
* 鍾寶珠<ref>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ref>
 +
* 吳昌鴻<ref>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執行長</ref>
 +
| 案例
 +
|-
 +
| 14:30~15:30
 +
|大湖溪流域的社群協力水資源守護歷程
 +
|大湖溪面臨防洪整治工程,欲毀壞溪流沿岸自然植被及百年石堤。宜蘭惜溪聯盟和地方居民發起惜溪運動,促使政府反思宜蘭治水政策的歷程。
 +
| 康芳銘
 +
| 案例
 +
|-
 +
| 15:30~17:00
 +
| 小組討論
 +
| 如何建構地方河相學,回應地方水資源的問題與行動方案
 +
| 康芳銘
 +
| 議題討論
 +
|}
 +
 +
==== 網路媒體與公民參與 ====
 +
 +
藉由科技媒體方式開放資料提升效率,並讓地區民眾提升意識減少公民參與之障礙,積極投入地方。
 +
 +
{| class="wikitable"
 +
|-
 +
! width=5% | 日期
 +
! width=10% | 時間
 +
! width=30% | 主題
 +
! width=30% | 說明
 +
! width=15% | 講師
 +
! width=10% | 類別
 +
|-
 +
| rowspan="2" | 05/30
 +
| 09:00~12:00
 +
| 審議式民主
 +
| 認識什麼是審議是民主?為什麼需要審議是民主,而他會帶我們去那裡?
 +
| 楊志彬
 +
| 方法論
 +
|-
 +
| 13:00~17:00
 +
| 審議式民主工作坊
 +
| 實際演練審議式民主(公民審議)的實際過程
 +
| 團隊
 +
| 議題討論
 +
|-
 +
| rowspan="3" | 05/31
 +
| 09:00~12:00
 +
| 樸門永續設計倫理與設計原則
 +
| 設計的理論有很多,而每一個設計理論的流程當中,都會面臨個很重要的要素,那就是選定設計原則(define the design principles),樸門永續設計從大自然中挖掘了一套設計的原則,歷經 40 餘年,從都市到荒地,在全球進行試驗。
 +
| 陳建泰
 +
| 方法論
 +
|-
 +
| 13:00~15:00
 +
| 網路世代的平台合作主義
 +
| 平台合作運動始於 2015 年,紐約新學院(New York New School)文化和媒體副教授 Trebor Scholz 與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媒體研究客席助理教授兼記者 Nathan Schneide 共同發起了第一屆平台合作主義大會:「平台合作主義——網絡.所有權.民主」。
 +
| 黃孫權
 +
| 背景知識
 +
|-
 +
| 15:00~17:00
 +
| 環境資訊開放
 +
| 透過行動藝術,把台灣的環境資訊開放(open data)
 +
| 陳彥慈<ref>竹圍工作室</ref>
 +
| 案例分享
 +
|}
 +
==== 合作經濟 ====
 +
 +
合作社為社員共同所有、共同管理的企業,亦是社員為滿足共同經濟、社會、文化之需求而自願結合之自治團體;別於資本經濟,是以人為出發,基於共同需要,本著自立自強的精神,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實施共同經營,發揮團隊精神,創造團體福利的經濟組織。
 +
 +
{| class="wikitable"
 +
|-
 +
! width=5% | 日期
 +
! width=10% | 時間
 +
! width=20% | 主題
 +
! width=40% | 說明
 +
! width=15% | 講師
 +
! width=10% | 類別
 +
|-
 +
| rowspan="3" | 06/13
 +
| 09:00~12:00
 +
| 合作的艱難~合作經濟二、三事
 +
| 在台灣,最清楚台灣勞工問題,長年與勞工站在一線的組織,台灣勞工陣線應該算是最重要的一員。勞動合作社風起雲湧,特別是常照 2.0 政策推出之後。許多合作社有合作之名,卻無合作之實,究竟合作有多艱難?讓我們跟著這堂課的老師從以勞動者觀點出發…
 +
| 洪敬舒<ref>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ref>
 +
| 背景知識
 +
|-
 +
| 13:00~16:00
 +
| 合作社的財務及稅務
 +
| 法國學者查理.季特(Charles Gide,1847-1932):「合作社是一群人,藉著企業經營的方法,為追求其共同的經濟、社會與教育目標,而結合的組織」,既然是企業經營,一群人終究免不了要務實地面對財務與稅務的問題,敬請大家一起來了解台灣政府對於合作社的一些財務與稅務的相關遊戲規則。
 +
| 陳玉翎會計師
 +
| 背景知識
 +
|-
 +
| 16:00~17:30
 +
| 種子清潔勞動合作社
 +
| 這場演說要向您介紹由政大學生組織的清潔合作社,他們正嘗試建立一個不剝削的職場。這要從大約十年前開始,一群關心校園清潔外包議題的政大畢業生,展開校園外包清潔人員訪調說起…
 +
| 劉耀璘、陳欣儀、徐秋月
 +
| 案例分享
 +
|-
 +
| rowspan="3" | 06/14
 +
| 09:00~12:00
 +
| 台灣主婦的合作運動史
 +
| 「參與是一條長長的河,有時平順,有時湍急。我們要一起溯流而上,彼此扶助,相互支持。因為,在承諾開始之後,我已見到希望的將來!」主婦聯盟花了 8 年才成立合作社,這群主婦才讓身邊的男人理解她們。這個長長的故事替台灣指出了什麼樣的未來?
 +
| 陳來紅<ref>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創社理事主席</ref>
 +
| 知識背景
 +
|-
 +
| 13:00~16:00
 +
| 南投厚熊笑狗
 +
| 聽過粱教授分享「厚熊笑狗」的經驗,一定會感動!從大學殿堂的理論到社區工作實務非常不容易,他這幾年協助南投埔里鎮、國姓鄉、仁愛鄉、草屯鎮、名間鄉的地方創生計畫,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方向!這場他將從社福的觀點提供一些看法跟想像。精彩可期!
 +
| 梁鎧麟<ref>暨南大學教授</ref>
 +
| 案例分享
 +
|-
 +
| 16:00~17:30
 +
| 「社區不老、勇敢安老」的在地實踐/宜蘭無過、台東長濱
 +
| 以「在地老化」作為政策目標的長照2.0,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在地安老」嗎?這一直是長期蹲點在社區工作、支持弱勢家庭的我們深沉的探究。2013年行政院組織改造,衛、社政整合成「衛生福利部」,也確立了由「衛政」領軍的長照時代來臨,令人揣揣不安; 2017年實施的長照2.0,對服務提供單位提供了豐厚的利基,早在長照1.0就已經在社區佈樁的醫療資本,更是大舉進場:以台東為例,居照、日照單位將近70% 為醫療體系承接;連「營養餐飲」、「交通接送」等醫療專業程度不高的服務,90% 也掌握在醫療資本手中,採規模化的經營模式,但總是少了社區照顧最核心的部分~人與人直接接觸才有的溫度!正如獨老送餐,不只是把餐盒送到而已,我們最想知道的是長輩今天過得好不好?
 +
| 夏靜漪<ref>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創社理事主席、伊甸基金會宜花東區區長</ref>
 +
| 案例分享
 +
|-
 +
| rowspan="2" | 07/04
 +
| 09:00~12:00
 +
| 回顧 2013~2021「合作找幸福」~合作社孵化器
 +
* 台中、
 +
* 宜蘭&
 +
* 新竹
 +
| 2012 年,為了慶祝國際合作社年,主婦聯盟與內政部共同促成了「合作找幸福」活動, 2013 年在各區的接力中,凝聚社員的能量激發出更多對話,也為社間合作注入更多想像與可能,提升各區的自主性與活動的在地化,隨著這個活動的持續,我們是否可以期待一個在產業界常見的機制~育成中心(incubator,孵化器)也發生在合作社領域,催生一個一個的合作社?
 +
|
 +
* 李修瑋<ref>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ref>
 +
* 夏靜漪
 +
* 歐陽惠如
 +
| 背景知識
 +
|-
 +
| 13:00~17:00
 +
| Open Space
 +
| 有夢最美~合作運動的下一個十年
 +
| 開放空間 蔡淑芳
 +
| 議題討論
 +
|-
 +
| rowspan="3" | 07/05
 +
| 09:00~10:30
 +
| 談網際網路的開放、連結與共學的文化
 +
| 「合作松」是藉由黑客松(hackathon)共同工作的方法,媒合議題社群、合作組織、程式設計師、藝術家、社會工作者等夥伴相互協作。發揮共享、共學與共造精神,產出具社會性的 solutions 來解決社會問題。
 +
| 陳正然
 +
| 背景知識
 +
|-
 +
| 10:30~12:00
 +
| 你就是那個「沒有人」!
 +
| g0v.tw 是一個推動資訊透明化的社群,致力於開發公民參與社會的資訊平台與工具。2012 年底開始成形,截至 2015 年初已有 26 場工作坊、受邀演講 30+ 場、媒體報導 100+ 次、500+ 遍佈三大洲的貢獻者,成果皆以自由軟體模式釋出。
 +
| g0v 夥伴
 +
| 案例
 +
|-
 +
| 13:00~17:00
 +
| 合作松演練
 +
| 合作松通常會日以繼夜的進行兩天一夜或者更長的時間,我們利用半天的時間,來經歷一次合作松的運作歷程。
 +
| 團隊
 +
| 議題討論
 +
|}
 +
 +
==== SDGs 全球視野、在地行動 ====
 +
 +
聯合國提出所有國家都面臨的問題並基於積極實踐平等與人權,規畫出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及 169 項追蹤指標,作為未來 15 年內(2030 年以前),成員國跨國合作的指導原則,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
 +
 +
{| class="wikitable"
 +
|-
 +
! width=5% | 日期
 +
! width=10% | 時間
 +
! width=20% | 主題
 +
! width=40% | 說明
 +
! width=15% | 講師
 +
! width=10% | 類別
 +
|-
 +
| rowspan="3" | 07/11
 +
| 09:00~12:00
 +
| 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
 +
| 「地方創生」究竟跟台灣長期推動的「社區營造」有什麼不同呢?還是「地方創生」是舊瓶新裝的「灑錢/搶錢」計畫呢?
 +
| 曾旭正教授
 +
| 背景知識
 +
|-
 +
| 13:00~14:00
 +
| 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 介紹聯合國 SDGs 以及相關的主題
 +
| Impact Hub Taipei 執行團隊
 +
| 背景知識
 +
|-
 +
| 14:00~17:00
 +
| SDGs 世界咖啡館
 +
| 地方創生與 SDGs 的接軌(暫)
 +
| Impact Hub Taipei 執行團隊
 +
| 議題討論
 +
|-
 +
| rowspan="3" | 07/12
 +
| 09:00~12:00
 +
| 從台灣經濟轉型:從「奇蹟」到「衰退」,對階級分化與世代衝突的影響
 +
 +
| 林宗弘教授
 +
| 知識背景
 +
|-
 +
| 13:00~15:00
 +
| [http://mindlife.dila.edu.tw/custom_files/105/MLEF-Book-2-6.pdf 農業典範轉移-以生態有機農業邁向永續發展目標]
 +
| 台灣農業的未來如何回應 SDG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 郭華仁教授
 +
| 背景知識
 +
|-
 +
| 15:00~17:00
 +
| 迎向縮小社會,台灣準備好了嗎?日本地方創生的脈絡與經驗
 +
|
 +
| 鄭力軒教授
 +
| 背景知識
 +
|}
 +
 +
==== 從社造、農再,到地方創生 ====
 +
 +
爬梳台灣社會一系列地方活動:社區營造、農村再生、地方創生之歷史脈絡與各階段之影響與結果,藉過去經驗調整並發展未來行動方案。
 +
 +
{| class="wikitable"
 +
|-
 +
! width=5% | 日期
 +
! width=10% | 時間
 +
! width=30% | 主題
 +
! width=30% | 說明
 +
! width=15% | 講師
 +
! width=10% | 類別
 +
|-
 +
| rowspan="3" | 07/18
 +
| 09:00~12:00
 +
| 從台灣農業政策概略史反思台灣農村的再生
 +
| 可有改變?那曾經、一直、繼續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農民的苦況,以及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
 +
| 吳東傑<ref>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ref>
 +
| 背景知識
 +
|-
 +
| 13:00~15:00
 +
| [https://wiki.icsa.site/index.php?title=檔案:把土地搬到餐桌.pdf 把土地搬到餐桌]
 +
| 「唯有自己改變,世界才會因此改變」這場演說,讓 Foodbank 創辦人蕭禾秦跟大家談談永續飲食<ref>https://nommagazine.com/「唯有自己改變,世界才會因此改變」foodbank-創辦人蕭/</ref>
 +
| 蕭禾秦(柚子)<ref>[https://www.facebook.com/hechinhsiao Food Bank 創辦人蕭禾秦臉書]</ref>
 +
| 背景知識
 +
|-
 +
| 15:00~17:00
 +
| 從《區域計畫法》到《國土計畫法》,宜蘭的國土計畫?
 +
|
 +
| 蔡聰琪
 +
| 方法論
 +
|-
 +
| rowspan="2" | 07/19
 +
| 09:00~12:00
 +
| 田野工作~尋找在地紋理
 +
| 「沒有地方性的掌握,一切終將走歪」!<br />究竟,回到地方,應該如何展開田野工作,如何老實做調查,老實從地方長出模式,好好貼近在地紋理呢?
 +
| 邱星崴
 +
| 知識背景
 +
|-
 +
| 13:00~17:00
 +
| [[台灣農業觀察:社造 20 年&農再 10 年總體檢]]
 +
| 宜蘭這 30 年來的轉變,除了呈現了農村轉變的縮影,同時也為農村的近未來指出了一個跨域整合的方向。這場座談,邀請台灣農村陣線的夥伴與宜蘭的農村工作者,審視台灣 30 年來農業政策、實行的歷程與影響。
 +
| 陳育貞、蔡晏霖、楊文全
 +
| 背景知識
 +
|}
 +
 +
==== 結業式 ====
 +
 +
{| class="wikitable"
 +
|-
 +
! width=5% | 日期
 +
! width=10% | 時間
 +
! width=30% | 主題
 +
! width=30% | 說明
 +
! width=15% | 講師
 +
! width=10% | 類別
 +
|-
 +
| rowspan="3" | 07/25
 +
| 09:00~12:00
 +
| 小組議題討論
 +
 +
| 團隊
 +
| 議題討論
 +
|-
 +
| 13:00~15:00
 +
| 個人心得分享&小組成果發表
 +
|
 +
| 團隊
 +
| 議題討論
 +
|-
 +
| 15:00~17:00
 +
| 結業式 & 合作松邀約
 +
| 頒發結業證書,並且啟動「創生灘頭堡合作松」
 +
| 無過合作社
 +
| 議題討論
 +
|}
  
 
=== 合作松 ===
 
=== 合作松 ===
行 168: 行 552:
 
第二天是「合作松」。所謂合作松就是透過黑客松的形式,將駭客的倫理與文化、技能,結合合作社的原則,探索並實際產出合作經濟&團結經濟的解決方案。 先追求 MVPs(minimum viable product or solution,最小可行性產品或是解決方案)。
 
第二天是「合作松」。所謂合作松就是透過黑客松的形式,將駭客的倫理與文化、技能,結合合作社的原則,探索並實際產出合作經濟&團結經濟的解決方案。 先追求 MVPs(minimum viable product or solution,最小可行性產品或是解決方案)。
  
== 活動效益 ==
+
== 實際效益 ==
  
 
=== 連結老師與在地的社區、農村工作者 ===
 
=== 連結老師與在地的社區、農村工作者 ===
  
本次營隊的 14 次聚集,每位講師都有充裕的時間與學員分享、交談,我們也整理了講師的聯絡資訊,讓地區工作者與這些講師、學者從此可以直接聯繫,獲得更直接的交流,更準確的指導與資訊。
+
本次營隊的 14 次聚集,營隊安排每位講師都有充裕的時間與學員分享、交談,我們也整理了講師的聯絡資訊(不對外公開),讓地區工作者與這些講師、學者從此可以直接聯繫,獲得更直接的交流,更準確的指導與資訊。
 +
 
 +
知名的生態學者,樸門永續設計的創辦人 Bill Mollison 曾說過:一個系統的產出理論上是無限大的,若是有所限制,那應該是受限於設計者的資訊與想像力(The yield of a system is theoretically unlimited or only limited by the imagination and information of the designer),學員與眾多老師的多元異質的連結,將會促進更多的資訊交流、整合,並且刺激更多的想像力。
  
 
=== 使用情境思考,跳脫既有思考框架 ===
 
=== 使用情境思考,跳脫既有思考框架 ===
  
 
絕大部分的創生計畫、社區營造計畫、農村再生計畫,都是「經費」導向的設計~要如何寫才能爭取的經費。本次營隊不斷的強調,首要面對的是「共同的需要」(合作經濟、團結經濟),關注的是永續,然後才是其他,也不要一開始就落入技術性的問題,談到永續能源就緊咬著太陽能板與風車,而是,把自己投入「近未來」,就像突然進到30年後的時空,仔細的看著周圍的所有事物~交通工具、通訊方式、穿著、生活日常等等,與現在有什麼差異,然後,探討那些可以努力達成,那些應該盡力避免。
 
絕大部分的創生計畫、社區營造計畫、農村再生計畫,都是「經費」導向的設計~要如何寫才能爭取的經費。本次營隊不斷的強調,首要面對的是「共同的需要」(合作經濟、團結經濟),關注的是永續,然後才是其他,也不要一開始就落入技術性的問題,談到永續能源就緊咬著太陽能板與風車,而是,把自己投入「近未來」,就像突然進到30年後的時空,仔細的看著周圍的所有事物~交通工具、通訊方式、穿著、生活日常等等,與現在有什麼差異,然後,探討那些可以努力達成,那些應該盡力避免。
 +
 +
==== 合作社與團結經濟 ====
 +
 +
長期以來,政府或是地方對於地方產業的培植,除去非營利以及社會企業、分享經濟這些思維之外,往往把已經行之有年的合作社&團結經濟給忽略的,然而,地方創生真正的主角是地方,不是其他,以在地的共同需要作為連結中心與出發點,則是能夠讓地方更確切的獲得所需並且取得資源自主權。
 +
 +
合作社&團結經濟是一種介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外的新的經濟模式,主要針對「有形資產匱乏、市場競爭力弱、社會影響力不足的群體」,藉助自身無形資產,通過合作互助方式改善生活質量的生產生活模式。
 +
 +
若是要在細分團結經濟與合作社,那麼我們會說:團結經濟合作組織裡面的會員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合作社裡面的會員主要是生產者或主要是消費者, 兩者是區分開來的。
 +
 +
==== 近未來 ====
 +
 +
「近未來(Near Future)」意指一段距離我們「有點遠,又不會太遠」的時空,創作者藉由有系統地蒐羅現存的尖端科技資訊,透過理性而可信的延伸推論,為我們廓繪出一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可能科技未來情境。地方創生本身就是一項創作工作,每一個計畫就是一本建置未來時空的藍圖。我們安排樸門永續設計以及近未來與社區營造這兩個主題,讓科幻專家藉由科幻影片,跟大家暢談「數據、照護&鄉村」的近未來景像~應該發生的以及要避免發生的。
  
 
=== 在地實體的連結 ===
 
=== 在地實體的連結 ===
  
宜蘭的學員開始組成一個實體團隊,期望在壯圍催生一個的合作農場;創生營隊也在宜蘭社區大學掛號,即將成立一個宜蘭社區糧倉社團;「刀口上的錢」這個提案,也獲得 零時政府(g0v)大力的邀請,希望 2021 年到 g0v 大會上去提案。
+
在營隊結束之後,宜蘭的學員開始組成一個實體團隊,期望在壯圍催生一個的合作農場;創生營隊也在宜蘭社區大學掛號,即將成立一個宜蘭社區糧倉社團;「刀口上的錢」這個提案,也獲得 零時政府(g0v)大力的邀請,希望 2021 年到 g0v 大會上去提案。
 +
 
 +
==== 宜蘭社區糧倉倡議啟動 ====
 +
 
 +
結合無過生活合作社的內城里山基地,無過生活合作社今年已經結合社區大學,設立了一個社團,著手打造里山基地作為一個合作 CSA 農場,促進更多的小農經驗交流與產銷服務。
  
 +
所謂的「社區糧倉倡議」是源自於新竹竹塹社區大學「社區糧倉倡議」,主要在發展一種經營市民農園的新思維,希望建立「城鄉交界生態農場的育成中心」。我們對於市民農園的想像與規劃是從都市的糧食安全為出發點,將一塊屬於全體市民的土地視為重要的全民資產:在本質上,這片土地的使用不會擠壓到未來子孫的任何資源;在技術上,將以探索都會農耕與城鄉交界生態農業的可行方案為導向;在文化上,它會是一個現地博物館(field museum),向所有市民開放所有的技術與 know-how,讓生態保存、生活美學、生產技術的相關知識在此集結,散佈、更新與傳承。
 +
 +
=== 創生網站&Wiki ===
 +
 +
本次創生計畫一共產出兩個網站:
 +
* https://ilan.twfact.org/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工作共筆 wiki
 +
* https://revi.boko.tw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官方網站
 +
 +
====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工作共筆 wiki ====
 +
 +
這個網站原本是工作團隊用來討論,撰寫工作文件的共筆網站,作為收集資料,放置相關參考資料、書籍、訪問大綱、文件樣板…的資料區,您可以想像它是一個檔案庫、資料櫃,作為創生營隊的重要訊息與文案撰寫的內容來源。
 +
 +
這個網站會持續開放,蒐集更多的創生資料、案例、書籍、影片…。目前只針對工作伙伴開放編輯權力,後續將會思考是否將權限開放,讓更多人可以共同參與。
 +
 +
====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官方網站 ====
 +
 +
這個網站是整個營隊對外的窗口,營隊期間,用來提供課程資料、活動訊息、聯絡資訊、住宿交通協助。此外,也作為營隊學員與老師的投稿網站,讓學員的上課心得或者希望發表的文章,可以藉由這個管道發送。目前,已經有 9 篇的稿件,還在持續邀稿當中。
 +
 +
== 檢討及研擬精進作法 ==
  
 
== 活動照片 ==
 
== 活動照片 ==
行 200: 行 621:
 
</gallery>
 
</gallery>
  
== 經費運用 ==
+
== 經費支用情形 ==
 +
 
 +
本計畫計畫經費總額:NT.$ 1,348,000,其中教育部補助 NT.$ 1,185,941,社大自籌 NT.$ 162,059,計畫執行剩餘 NT.$ $56,904,包括「流域踏查、漂流設備費用」NT.$ 48,000、平安保險 NT.$ 3,135、雜支 NT.$ 2,916,主要原因是 2020 Covid-19 疫情,創生營隊從三月二十九日始業式之後,便一直停課到五月中才開始。由於全球疫情一直沒有趨緩的跡象,為了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維持社交距離,原訂暑假安排的大湖溪漂流活動取消,改為走讀,因此「流域踏查、漂流設備費用」未執行,相對的平安保險、雜支同步有剩餘。
 +
 
 +
詳細的支出明細,請見附件 [[:File:地方創生經費支用明細表(109-12-16版).pdf | 地方創生經費支用明細表(109-12-16版)]]
  
 
== 參考資料 ==
 
==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references/>

於 2021年2月13日 (六) 07:51 的最新修訂

計畫類別:
  • 108 年度教育部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社區大學促進公共參與特色議題計畫
申請議題:
  • 發展地方知識學及地方創生
  • 提升民眾人文社會素養及公共事 務參與能力
申請單位:
  • 宜蘭縣政府 (執行單位:宜蘭縣社區大學、無過平台)
計畫名稱:
  • 「黃金戰士」打造地方創生的灘頭堡--以宜蘭河流域伏流湧泉 帶里山社區(內城、尚德、蓁巷、永和、同樂、結頭份)為實踐初探場域
營隊基本資料
  1. 辦理單位
    • 指導單位:教育部。
    •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 承辦單位:宜蘭社區大學。
    • 執行單位:有限責任宜蘭縣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
    • 協辦單位:宜蘭惜溪聯盟、內城社區發展協會、頭城農場。
  2. 辦理日期
    • 109年1月~12月(營隊:3月29日~7月25日、合作松:12/5~12/6)。
  3. 辦理地點
    • 營隊:仰山文教基金會 3 樓會場、宜蘭大學綜合教學大樓 101 教室、內城不老學校 3 樓禮堂。
    • 合作松:頭城農場
  4. 參與人數:47位。

地方創生是台灣的國家戰略計畫[1],台灣念茲在茲的希望年輕人力可以投入農村、偏鄉、山林的重建工作,這樣的心意固然可取,然而,我們更希望讓這些年輕寶貴的人力不要成為砲灰,在他們進入創生場域之前,我們需要為他們攻下灘頭堡,鋪平道路[2]

現在 50 歲以上,64 歲以下的人口,在台灣佔了 520 萬人左右,他們被稱為「黃金世代」,出生在台灣經濟起飛、物價還沒飛漲的年代,現在這些人逐漸走入退休階段,有一定資本的他們,也被企業視為在景氣持續低迷的年代,將成為未來 15 年內,那股支撐經濟最穩固的消費力道。

文件狀態

草稿。

營隊辦理目的與歷程

地方創生是台灣的國家戰略計畫,台灣念茲在茲的希望年輕人力可以投入農村、偏鄉、山林的重建工作,這樣的心意固然可取,然而,我們更希望讓這些年輕寶貴的人力不要成為砲灰,在他們進入創生場域之前,我們需要為他們攻下灘頭堡,鋪平道路。

現在 50 歲以上,64 歲以下的人口,在台灣佔了 520 萬人左右,他們被稱為「黃金世代」,出生在台灣經濟起飛、物價還沒飛漲的年代,現在這些人逐漸走入退休階段,有一定資本的他們,也被企業視為在景氣持續低迷的年代,將成為未來 15 年內,那股支撐經濟最穩固的消費力道。本計畫以「黃金世代」為目標族群,根據統計社大學員的年齡層分佈以 51~60 歲 31.8% 佔最多數、其次為 41~50 歲佔 27.5% 、61 歲(含)以上佔 9.5%,合計 40 歲以上的學員佔將近七成,合理推估 50~65 歲佔近四成,亦為此目標人口!

「社區大學促進公共參與特色議題計畫:打造地方創生的灘頭堡」(簡稱:「創生灘頭堡」計畫)探討在台灣,如何透過合作、利他(COOP)的原則,為一個地區(都會、農村…)規劃並執行地方創生計畫的「適切流程」,並且實際提出設計提案。

  1. 本計畫的任務是找出一個通用的地方創生提案方法,讓台灣擁有韌性的都市、農村與生態環境,終極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韌性台灣」;
  2. 透過文獻回顧與歷史脈絡耙梳,還原過去政府與民間的努力,從社區總體營造(1994)、農村再生(2010)在到地方創生(2019),這當中歷經的法案有2000 年「農發條例修訂」、2008 年農村再生條例、2019 地方創生,包括成就與困境;
  3. Be glocal(global view and local action):本計劃希望促成的地方創生提案是具有可持續的(sustainable)思維,能夠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從台灣在地出發,跟全球共同面對切身與世界的困境;
  4. 在創生計畫的設計方法上,希望帶給這群夥伴從循環經濟切入,看重仿生學(Biomimicry) & Design thinking,同時,希望透過「近未來」的觀點,讓專案規劃能夠「think long term」、「look the whole」&「see the connections」。
  5. 集結在地的社區居民以及旅居外地的鄉親,共同合作協力,重現兒時家園,為下一代預備永續社區。

本計畫因2020全球Covid-19疫情的關係,創生營隊從三月二十九日始業式之後,便一直停課到五月中才開始、直至七月二十五日結業式。總計營隊報名人數76名、實際參與47 名學員、來自台灣各地,共進行 14 次的集結(gethering)。營隊結束之後,各組各自進行後續行動的醞釀與展開,執行小組並於十二月五日、六日兩天,於宜蘭頭城農場辦理地方創生「合作松」,除營隊學員,亦吸引各地關注此議題的夥伴,計 47 位報名、實際參與合作松學員共計 61 名,共提出了 12 個合作提案[3]

辦理方式

關鍵人物訪談,規劃營隊講綱

「地方創生」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韌性台灣」,讓台灣有韌性的都市、農村與生態環境;回到社大這個第一年的地方創生計畫,進行了幾個工作向度進行訪談:

  • 工作向度一:鑑往知來
  • 工作向度二:課題
  • 工作向度三:尋求解方
  • 工作向度四:行動設計

最後據此發展出課程架構。透過訪談與課程找出一個通用的地方創生提案方法;透過文獻回顧與歷史脈絡耙梳,還原過去政府與民間的努力,從社區總體營造(1994)、農村再生(2010)在到地方創生(2019),這當中歷經的法案有2000 年「農發條例修訂」、2008 年農村再生條例、2019 地方創生,包括成就與困境。 網站:https://revi.boko.tw

「地方創生種籽 @宜蘭營」

https://forms.gle/fkkJL528HoY6XLtM7

招聚學員(50 歲以上及 50 歲以下的青銀交流),在 4 個月內,進行課程集結:包括「SDGs 全球視野~在地行動」、「從社造、農再到地方創生」、「網路媒體與公民參與」、「合作經濟」、「蘭陽平原伏流湧泉帶水資源議題」等主題;形成團隊,為家鄉的地方創生撰寫提案。希望促成的地方創生提案是具有可持續的思維,能夠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從台灣在地出發,跟全球共同面對切身與世界的困境;設計方法上,希望帶給這群夥伴從循環經濟切入,看重仿生學和設計思考,同時希望透過「近未來」的觀點,能夠讓專案規劃能夠「think long term」、「look the whole」、「see the connections」。

課程表:http://ilan.twfact.org/index.php?title=%E8%AA%B2%E7%A8%8B%E8%A1%A8

「地方創生種籽 @合作松」

https://forms.gle/XKpf2WJ2WMKwGrsu6

三個月「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的學習過程,面對全球變局、人口轉型、氣候變遷等嚴峻議題,學員發展出幾個以「社區為本」且具體可行的在地行動,包括:關注農村永續的社區糧倉倡議(團結基地)、關注在地老化的社區照顧(好心好行)、刀口上的錢(開放資料)等等。

這次合作松的設計,也從這幾個主題展開,邀請相關領域重要的實踐者、講師,再次喚起大家的熱情、開啟未來的想像、一起思考每個人或一群人可以如何「在鄉」(在自己生活的社區)行動!祈願明年能看到大家,踏出「地方創生」的第一哩路!

具體執行工作內容

從訪談、營隊到合作松,這三個階段的具體工作與進行內容,將在底下詳述:

關鍵人物訪談

拜訪各個相關領域的關鍵學者、專家、實踐者,蒐集資料,彙整出 10 次集結的訓練內容與安排相關的活動與師資。

回到最開始提案的動機:面對 2019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我們很想知道,到底什麼叫「地方創生」?為何需要「地方創生」?如何「地方創生」?台灣從 1990 年代開 始從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一路走到了「地方創生」,這些政策發展的背景、演變的過程,對台灣的影響?解決了什麼問題?或是產生了更多問題?台灣社會有太多議題、多元價值,但總是各據兩端、各擁同溫層,有沒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對話、讓這個社會有更多的共識和團結?如果「地方創生」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韌性台灣」,讓台灣擁有韌性的都市、農村與生態環境,社大這個第一年的地方創生計畫,我們如何進行?於是,我們進行了幾個向度的工作訪談,希望據此發展出營隊的整體課程綱要:

工作向度一:鑑往知來 工作向度二:當下需要面對的課題

從縱向的時間脈絡來看,文獻回顧與歷史脈絡耙梳,還原過去政府與民間的努力,從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在到地方創生,這當中歷經的法案有 2000 年「農發條例修訂」、2008 年農村再生條例、2019 地方創生,包括成就與困境。

主題與關鍵訪談人
  1. 社區總體營造 楊志斌
  2. 地方創生 邱星威
  3. 跨域 曾旭正
  4. 宜蘭經驗

Glocal(global view and local action):全球觀點在地行動!從聯合國 SDGs 談當下全球面臨的挑戰與台灣切身相關的困境與接軌世界的因應原則;

主題與關鍵訪談人
  1. 人口轉型 江東亮
  2. SDGs
  3. 台灣經濟轉型 林宗弘
  4. 網路社會的崛起與思辨 陳正然
工作向度三:尋求解決方案 工作向度四:行動設計

面對當下的問題,也了解了過去的脈絡與當前的環境,接下來就是尋找適切的解決方案。我們預立了幾個有幾個解方應該具備的要素:永續、團結合作&系統性 。

永續發展的新思維關鍵訪談人
  1. 韌性思考 戴興盛
  2. 合作經濟
    • 陳來紅
    • 洪敬舒
    • 錢金瑞
    • 夏靜漪
  3. 永續環境設計
    • 陳建泰

有了解決方案,接下來,就是要讓紙上的方案,成為真正的行動。這個向度的訪談,是想要請教運動界的先驅者,如何使一群在地的夥伴彼此連結,如何一起動手設計屬於地方的適切行動。

主題訪談關鍵人
  1. 開放空間 蔡淑芳
  2. 議題松或合作松 執行團隊

詳細的訪談大綱,請參閱附件案例「社區總體營造-訪談楊志斌

地方創生種籽 @宜蘭營

地方創生的概念源自日本,雖然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有其價值,然而,站在台灣在地的社區、農村的歷史脈絡當中,探索一個能夠真正解決在地問題的地方創生,更具有非凡的意義

經過訪談與相關的資料收集,工作團隊規劃了「地方創生@宜蘭營隊」,安排這個系列講座,帶領學員仔細回顧:社區營造、農村再生一直到地方創生的整個政策脈絡,了解每個階段的政策背景及意涵。對於想要推動「地方創生」的行動者提供鑑往知來的養分!

此外,對於全球關注永續議題的趨勢、合作運動的復興、網路科技的視角及運用等等,提出系統性思考,透過「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的觀點!深化學員的問題意識、提出解決方案的思辯及能力。

本次營隊也提供學員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案例、世界與在地之經驗;以練習設計思考、文獻回顧、審議式民主、田野調查等解決問題之方法,讓學員間進行世代對話,充分討論、現場踏查。本次的系列講座一共有五大主題:

  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4][5]:聯合國提出所有國家都面臨的問題並基於積極實踐平等與人權,規畫出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及 169 項追蹤指標,作為未來 15 年內(2030 年以前),成員國跨國合作的指導原則,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
  2. 農村發展:爬梳台灣社會一系列地方活動:社區營造、農村再生、地方創生之歷史脈絡與各階段之影響與結果,藉過去經驗調整並發展未來行動方案。
  3. 水資源:建構地方河相學(關於河川治理與生態美學的深化)並藉由公民意識提升,積極參與社區,加深與河川的關係,並回應地方水域面臨的問題,提出行動方案。
  4. 科技媒體與公民參與:藉由科技媒體方式開放資料提升效率,並讓地區民眾提升意識減少公民參與之障礙,積極投入地方。
  5. 合作經濟:合作社為社員共同所有、共同管理的企業,亦是社員為滿足共同經濟、社會、文化之需求而自願結合之自治團體;別於資本經濟,是以人為出發,基於共同需要,本著自立自強的精神,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實施共同經營,發揮團隊精神,創造團體福利的經濟組織。

此外,因應疫情,也讓有些無法到達現場參與的夥伴可以參與,我們也設立了一個線上的地方創生種子@宜蘭營 jitsi 會議室

以下是整個營隊的課程表與工作說明:

開訓

日期 時間 主題 說明 講師 類別
03/29 09:00~10:00 始業式 0329 地方創生營隊始業式溫馨茶會流程~

8:15~8:45 學員報到

9:00~9:20 計畫緣起~美麗的大湖溪 (影片) 開場表演:大湖溪之歌、農夫漁夫(石乃丰演唱) 靜漪期間穿插社大創生計畫的緣起及意圖......

9:20~9:35 社大庭賢校長致歡迎詞、來賓(教育處?、全促會楊志彬秘書長、惜溪盟阮忠信教授、內城社區簡裕鴻總幹事)致詞

9:35~9:50 我的關鍵字(仿黑客松,介紹自己,來賓歡迎參加)

9:50~10:00禮成

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
10:00~12:00 地方創生,社大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從日本NPO的在地創業談起 全促會這幾年迎接社大20,提出社大2.0、推動「學習型鄉鎮」、「流域學校」,幕後的靈魂人物就是秘書長楊志彬。這次邀請他來分享社大在地方創生的角色、分享日本源兵衛川的創生經驗,日本如何從社會運動到生活改造的經驗:25年不間斷、一點一滴地由 groundwork 三島這樣的跨域合作平台,將源兵衛川變成河川改造帶動地方創生的基地。 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楊志彬秘書長 背景知識
13:00~16:00 韌性思考~永續發展的新思維 去年宜蘭的公民社會好不熱鬧?!不論是大湖溪野溪整治、蘭陽平原伏流湧泉帶的農地重劃,這些具有「公共性」應該屬於全民「共有」的自然資源,在面對各種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時候,開發 vs.永續永遠只能各說各話?相信戴興盛老師的「韌性思考」用在公共的自然資源治理議題,將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面對不可逆的全球化、地球永續性、全球疫情無國界、嚴重少子化、......,有沒有一條社會韌性之路?回到每一個小小小小公民的我們,不論是面對全球或在地議題,如何幫助參與的夥伴去思辨、尋求解方,是這個營隊規劃課程的想法!這堂課必修!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 戴興盛教授 方法論
16:00~18:00 相見歡 營隊介紹、分組、詳細課程說明 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 議題討論

蘭陽平原伏流湧泉帶水資源議題

建構地方河相學(關於河川治理與生態美學的深化)並藉由公民意識提升,積極參與社區,加深與河川的關係,並回應地方水域面臨的問題,提出行動方案。

日期 時間 主題 說明 講師 類別
05/16 8:30~10:30 蘭陽平原的河相與水資源
  1. 流域的今昔與展望
  2. 河相
  3. 氣候變遷下的流域水文學
楊佳寧[6] 專題演講
10:30~12:30 宜蘭水文環境的特色 蘭陽平原的水文,形塑了蘭陽平原的地理空間,支配了生態系統,也深刻影響居民的生活方式。 張智欽[7] 知識背景
13:30~15:00 宜蘭河流域的地景變遷與保存 透過了解宜蘭的溪河面相,探討河川治理以及濱溪自然生態的保育。 案例
15:00~17:30 走讀大湖溪 大湖溪流保留野溪風貌以及百年歷史河道。藉由走讀踏查水文、地景,了解自然環境與地方文化形成的密切關係。 康芳銘 議題討論
05/17 8:30~10:30 恢復河川生命力:為台灣開啟一個河川復育運動。 廖桂賢[10] 專題演講
10:30~12:00 蘇澳冷泉+阿里史溪的地方知識建構與青年創生經驗 蘇澳KPI致力於保育蘇澳的溪流、冷泉,推動社區公民參與。 張台賜[11] 案例
13:00~14:30 鱉溪河川復育的公私協力及共學歷程 花蓮縣富里鄉的鱉溪經由公私協力,社區合作,居民共學,推動鱉溪棲地復育,恢復生態。 案例
14:30~15:30 大湖溪流域的社群協力水資源守護歷程 大湖溪面臨防洪整治工程,欲毀壞溪流沿岸自然植被及百年石堤。宜蘭惜溪聯盟和地方居民發起惜溪運動,促使政府反思宜蘭治水政策的歷程。 康芳銘 案例
15:30~17:00 小組討論 如何建構地方河相學,回應地方水資源的問題與行動方案 康芳銘 議題討論

網路媒體與公民參與

藉由科技媒體方式開放資料提升效率,並讓地區民眾提升意識減少公民參與之障礙,積極投入地方。

日期 時間 主題 說明 講師 類別
05/30 09:00~12:00 審議式民主 認識什麼是審議是民主?為什麼需要審議是民主,而他會帶我們去那裡? 楊志彬 方法論
13:00~17:00 審議式民主工作坊 實際演練審議式民主(公民審議)的實際過程 團隊 議題討論
05/31 09:00~12:00 樸門永續設計倫理與設計原則 設計的理論有很多,而每一個設計理論的流程當中,都會面臨個很重要的要素,那就是選定設計原則(define the design principles),樸門永續設計從大自然中挖掘了一套設計的原則,歷經 40 餘年,從都市到荒地,在全球進行試驗。 陳建泰 方法論
13:00~15:00 網路世代的平台合作主義 平台合作運動始於 2015 年,紐約新學院(New York New School)文化和媒體副教授 Trebor Scholz 與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媒體研究客席助理教授兼記者 Nathan Schneide 共同發起了第一屆平台合作主義大會:「平台合作主義——網絡.所有權.民主」。 黃孫權 背景知識
15:00~17:00 環境資訊開放 透過行動藝術,把台灣的環境資訊開放(open data) 陳彥慈[14] 案例分享

合作經濟

合作社為社員共同所有、共同管理的企業,亦是社員為滿足共同經濟、社會、文化之需求而自願結合之自治團體;別於資本經濟,是以人為出發,基於共同需要,本著自立自強的精神,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實施共同經營,發揮團隊精神,創造團體福利的經濟組織。

日期 時間 主題 說明 講師 類別
06/13 09:00~12:00 合作的艱難~合作經濟二、三事 在台灣,最清楚台灣勞工問題,長年與勞工站在一線的組織,台灣勞工陣線應該算是最重要的一員。勞動合作社風起雲湧,特別是常照 2.0 政策推出之後。許多合作社有合作之名,卻無合作之實,究竟合作有多艱難?讓我們跟著這堂課的老師從以勞動者觀點出發… 洪敬舒[15] 背景知識
13:00~16:00 合作社的財務及稅務 法國學者查理.季特(Charles Gide,1847-1932):「合作社是一群人,藉著企業經營的方法,為追求其共同的經濟、社會與教育目標,而結合的組織」,既然是企業經營,一群人終究免不了要務實地面對財務與稅務的問題,敬請大家一起來了解台灣政府對於合作社的一些財務與稅務的相關遊戲規則。 陳玉翎會計師 背景知識
16:00~17:30 種子清潔勞動合作社 這場演說要向您介紹由政大學生組織的清潔合作社,他們正嘗試建立一個不剝削的職場。這要從大約十年前開始,一群關心校園清潔外包議題的政大畢業生,展開校園外包清潔人員訪調說起… 劉耀璘、陳欣儀、徐秋月 案例分享
06/14 09:00~12:00 台灣主婦的合作運動史 「參與是一條長長的河,有時平順,有時湍急。我們要一起溯流而上,彼此扶助,相互支持。因為,在承諾開始之後,我已見到希望的將來!」主婦聯盟花了 8 年才成立合作社,這群主婦才讓身邊的男人理解她們。這個長長的故事替台灣指出了什麼樣的未來? 陳來紅[16] 知識背景
13:00~16:00 南投厚熊笑狗 聽過粱教授分享「厚熊笑狗」的經驗,一定會感動!從大學殿堂的理論到社區工作實務非常不容易,他這幾年協助南投埔里鎮、國姓鄉、仁愛鄉、草屯鎮、名間鄉的地方創生計畫,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方向!這場他將從社福的觀點提供一些看法跟想像。精彩可期! 梁鎧麟[17] 案例分享
16:00~17:30 「社區不老、勇敢安老」的在地實踐/宜蘭無過、台東長濱 以「在地老化」作為政策目標的長照2.0,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在地安老」嗎?這一直是長期蹲點在社區工作、支持弱勢家庭的我們深沉的探究。2013年行政院組織改造,衛、社政整合成「衛生福利部」,也確立了由「衛政」領軍的長照時代來臨,令人揣揣不安; 2017年實施的長照2.0,對服務提供單位提供了豐厚的利基,早在長照1.0就已經在社區佈樁的醫療資本,更是大舉進場:以台東為例,居照、日照單位將近70% 為醫療體系承接;連「營養餐飲」、「交通接送」等醫療專業程度不高的服務,90% 也掌握在醫療資本手中,採規模化的經營模式,但總是少了社區照顧最核心的部分~人與人直接接觸才有的溫度!正如獨老送餐,不只是把餐盒送到而已,我們最想知道的是長輩今天過得好不好? 夏靜漪[18] 案例分享
07/04 09:00~12:00 回顧 2013~2021「合作找幸福」~合作社孵化器
  • 台中、
  • 宜蘭&
  • 新竹
2012 年,為了慶祝國際合作社年,主婦聯盟與內政部共同促成了「合作找幸福」活動, 2013 年在各區的接力中,凝聚社員的能量激發出更多對話,也為社間合作注入更多想像與可能,提升各區的自主性與活動的在地化,隨著這個活動的持續,我們是否可以期待一個在產業界常見的機制~育成中心(incubator,孵化器)也發生在合作社領域,催生一個一個的合作社?
  • 李修瑋[19]
  • 夏靜漪
  • 歐陽惠如
背景知識
13:00~17:00 Open Space 有夢最美~合作運動的下一個十年 開放空間 蔡淑芳 議題討論
07/05 09:00~10:30 談網際網路的開放、連結與共學的文化 「合作松」是藉由黑客松(hackathon)共同工作的方法,媒合議題社群、合作組織、程式設計師、藝術家、社會工作者等夥伴相互協作。發揮共享、共學與共造精神,產出具社會性的 solutions 來解決社會問題。 陳正然 背景知識
10:30~12:00 你就是那個「沒有人」! g0v.tw 是一個推動資訊透明化的社群,致力於開發公民參與社會的資訊平台與工具。2012 年底開始成形,截至 2015 年初已有 26 場工作坊、受邀演講 30+ 場、媒體報導 100+ 次、500+ 遍佈三大洲的貢獻者,成果皆以自由軟體模式釋出。 g0v 夥伴 案例
13:00~17:00 合作松演練 合作松通常會日以繼夜的進行兩天一夜或者更長的時間,我們利用半天的時間,來經歷一次合作松的運作歷程。 團隊 議題討論

SDGs 全球視野、在地行動

聯合國提出所有國家都面臨的問題並基於積極實踐平等與人權,規畫出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及 169 項追蹤指標,作為未來 15 年內(2030 年以前),成員國跨國合作的指導原則,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

日期 時間 主題 說明 講師 類別
07/11 09:00~12:00 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 「地方創生」究竟跟台灣長期推動的「社區營造」有什麼不同呢?還是「地方創生」是舊瓶新裝的「灑錢/搶錢」計畫呢? 曾旭正教授 背景知識
13:00~14:00 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介紹聯合國 SDGs 以及相關的主題 Impact Hub Taipei 執行團隊 背景知識
14:00~17:00 SDGs 世界咖啡館 地方創生與 SDGs 的接軌(暫) Impact Hub Taipei 執行團隊 議題討論
07/12 09:00~12:00 從台灣經濟轉型:從「奇蹟」到「衰退」,對階級分化與世代衝突的影響 林宗弘教授 知識背景
13:00~15:00 農業典範轉移-以生態有機農業邁向永續發展目標 台灣農業的未來如何回應 SDG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郭華仁教授 背景知識
15:00~17:00 迎向縮小社會,台灣準備好了嗎?日本地方創生的脈絡與經驗 鄭力軒教授 背景知識

從社造、農再,到地方創生

爬梳台灣社會一系列地方活動:社區營造、農村再生、地方創生之歷史脈絡與各階段之影響與結果,藉過去經驗調整並發展未來行動方案。

日期 時間 主題 說明 講師 類別
07/18 09:00~12:00 從台灣農業政策概略史反思台灣農村的再生 可有改變?那曾經、一直、繼續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農民的苦況,以及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 吳東傑[20] 背景知識
13:00~15:00 把土地搬到餐桌 「唯有自己改變,世界才會因此改變」這場演說,讓 Foodbank 創辦人蕭禾秦跟大家談談永續飲食[21] 蕭禾秦(柚子)[22] 背景知識
15:00~17:00 從《區域計畫法》到《國土計畫法》,宜蘭的國土計畫? 蔡聰琪 方法論
07/19 09:00~12:00 田野工作~尋找在地紋理 「沒有地方性的掌握,一切終將走歪」!
究竟,回到地方,應該如何展開田野工作,如何老實做調查,老實從地方長出模式,好好貼近在地紋理呢?
邱星崴 知識背景
13:00~17:00 台灣農業觀察:社造 20 年&農再 10 年總體檢 宜蘭這 30 年來的轉變,除了呈現了農村轉變的縮影,同時也為農村的近未來指出了一個跨域整合的方向。這場座談,邀請台灣農村陣線的夥伴與宜蘭的農村工作者,審視台灣 30 年來農業政策、實行的歷程與影響。 陳育貞、蔡晏霖、楊文全 背景知識

結業式

日期 時間 主題 說明 講師 類別
07/25 09:00~12:00 小組議題討論 團隊 議題討論
13:00~15:00 個人心得分享&小組成果發表 團隊 議題討論
15:00~17:00 結業式 & 合作松邀約 頒發結業證書,並且啟動「創生灘頭堡合作松」 無過合作社 議題討論

合作松

第一天合作松規劃了三場重要的專題:

專題演說:轉型鄉村與都市~社會性樸門在台灣的實踐(演講者:唐敏)
「樸門」全名是「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是源自於澳洲的一種擬仿自然模式的設計方法論,社會性樸門則是探討如和透過學習自然模式、生態的運作來設計社區的運作,實踐社區的永續發展。演講者唐敏(Tammy Turner)來自美國拉斯維加斯,來台定居台灣 35 年,是一位樸門實踐者、導師,2015年開始在永和社大,擔任樸門生態食農教育和樸門永續設計應用與技能課程老師。 對大自然/生態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環境與社會關懷。她如何在都市荒漠運用樸門(Permaculture)進行環境永續的實踐?
專題演說:近未來與社區營造(演講者:林威廷)
「近未來(Near Future)」意指一段距離我們「有點遠,又不會太遠」的時空,創作者藉由有系統地蒐羅現存的尖端科技資訊,透過理性而可信的延伸推論,為我們廓繪出一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可能科技未來情境。地方創生本身就是一項創作工作,每一個計畫就是一本建置未來時空的藍圖。演講者林威廷服務於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藉由分享科幻影片,跟大家暢談「數據、照護&鄉村」的近未來景像~應該發生的以及要避免發生的。
「在宅沙龍」~「回家」電影欣賞與座談(余尚儒、張凱評與談)
日本電影「回家」是一部探討在家醫療的影片,內容講述一個原本在大醫院前途無限的年輕醫師,由於本是醫師的父親中風,回家繼承小鎮診所,接續父親從事在宅醫療,從懷疑、面對衝擊、最後全力以赴的故事。與談的兩位醫師都是台灣投入在宅醫療的先驅,尤其余尙儒醫師自2015 年開始研究日本在宅醫療,2017 年成立都蘭診所,展開台灣在宅醫療的工作!

第二天是「合作松」。所謂合作松就是透過黑客松的形式,將駭客的倫理與文化、技能,結合合作社的原則,探索並實際產出合作經濟&團結經濟的解決方案。 先追求 MVPs(minimum viable product or solution,最小可行性產品或是解決方案)。

實際效益

連結老師與在地的社區、農村工作者

本次營隊的 14 次聚集,營隊安排每位講師都有充裕的時間與學員分享、交談,我們也整理了講師的聯絡資訊(不對外公開),讓地區工作者與這些講師、學者從此可以直接聯繫,獲得更直接的交流,更準確的指導與資訊。

知名的生態學者,樸門永續設計的創辦人 Bill Mollison 曾說過:一個系統的產出理論上是無限大的,若是有所限制,那應該是受限於設計者的資訊與想像力(The yield of a system is theoretically unlimited or only limited by the imagination and information of the designer),學員與眾多老師的多元異質的連結,將會促進更多的資訊交流、整合,並且刺激更多的想像力。

使用情境思考,跳脫既有思考框架

絕大部分的創生計畫、社區營造計畫、農村再生計畫,都是「經費」導向的設計~要如何寫才能爭取的經費。本次營隊不斷的強調,首要面對的是「共同的需要」(合作經濟、團結經濟),關注的是永續,然後才是其他,也不要一開始就落入技術性的問題,談到永續能源就緊咬著太陽能板與風車,而是,把自己投入「近未來」,就像突然進到30年後的時空,仔細的看著周圍的所有事物~交通工具、通訊方式、穿著、生活日常等等,與現在有什麼差異,然後,探討那些可以努力達成,那些應該盡力避免。

合作社與團結經濟

長期以來,政府或是地方對於地方產業的培植,除去非營利以及社會企業、分享經濟這些思維之外,往往把已經行之有年的合作社&團結經濟給忽略的,然而,地方創生真正的主角是地方,不是其他,以在地的共同需要作為連結中心與出發點,則是能夠讓地方更確切的獲得所需並且取得資源自主權。

合作社&團結經濟是一種介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外的新的經濟模式,主要針對「有形資產匱乏、市場競爭力弱、社會影響力不足的群體」,藉助自身無形資產,通過合作互助方式改善生活質量的生產生活模式。

若是要在細分團結經濟與合作社,那麼我們會說:團結經濟合作組織裡面的會員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合作社裡面的會員主要是生產者或主要是消費者, 兩者是區分開來的。

近未來

「近未來(Near Future)」意指一段距離我們「有點遠,又不會太遠」的時空,創作者藉由有系統地蒐羅現存的尖端科技資訊,透過理性而可信的延伸推論,為我們廓繪出一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可能科技未來情境。地方創生本身就是一項創作工作,每一個計畫就是一本建置未來時空的藍圖。我們安排樸門永續設計以及近未來與社區營造這兩個主題,讓科幻專家藉由科幻影片,跟大家暢談「數據、照護&鄉村」的近未來景像~應該發生的以及要避免發生的。

在地實體的連結

在營隊結束之後,宜蘭的學員開始組成一個實體團隊,期望在壯圍催生一個的合作農場;創生營隊也在宜蘭社區大學掛號,即將成立一個宜蘭社區糧倉社團;「刀口上的錢」這個提案,也獲得 零時政府(g0v)大力的邀請,希望 2021 年到 g0v 大會上去提案。

宜蘭社區糧倉倡議啟動

結合無過生活合作社的內城里山基地,無過生活合作社今年已經結合社區大學,設立了一個社團,著手打造里山基地作為一個合作 CSA 農場,促進更多的小農經驗交流與產銷服務。

所謂的「社區糧倉倡議」是源自於新竹竹塹社區大學「社區糧倉倡議」,主要在發展一種經營市民農園的新思維,希望建立「城鄉交界生態農場的育成中心」。我們對於市民農園的想像與規劃是從都市的糧食安全為出發點,將一塊屬於全體市民的土地視為重要的全民資產:在本質上,這片土地的使用不會擠壓到未來子孫的任何資源;在技術上,將以探索都會農耕與城鄉交界生態農業的可行方案為導向;在文化上,它會是一個現地博物館(field museum),向所有市民開放所有的技術與 know-how,讓生態保存、生活美學、生產技術的相關知識在此集結,散佈、更新與傳承。

創生網站&Wiki

本次創生計畫一共產出兩個網站: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工作共筆 wiki

這個網站原本是工作團隊用來討論,撰寫工作文件的共筆網站,作為收集資料,放置相關參考資料、書籍、訪問大綱、文件樣板…的資料區,您可以想像它是一個檔案庫、資料櫃,作為創生營隊的重要訊息與文案撰寫的內容來源。

這個網站會持續開放,蒐集更多的創生資料、案例、書籍、影片…。目前只針對工作伙伴開放編輯權力,後續將會思考是否將權限開放,讓更多人可以共同參與。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官方網站

這個網站是整個營隊對外的窗口,營隊期間,用來提供課程資料、活動訊息、聯絡資訊、住宿交通協助。此外,也作為營隊學員與老師的投稿網站,讓學員的上課心得或者希望發表的文章,可以藉由這個管道發送。目前,已經有 9 篇的稿件,還在持續邀稿當中。

檢討及研擬精進作法

活動照片

經費支用情形

本計畫計畫經費總額:NT.$ 1,348,000,其中教育部補助 NT.$ 1,185,941,社大自籌 NT.$ 162,059,計畫執行剩餘 NT.$ $56,904,包括「流域踏查、漂流設備費用」NT.$ 48,000、平安保險 NT.$ 3,135、雜支 NT.$ 2,916,主要原因是 2020 Covid-19 疫情,創生營隊從三月二十九日始業式之後,便一直停課到五月中才開始。由於全球疫情一直沒有趨緩的跡象,為了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維持社交距離,原訂暑假安排的大湖溪漂流活動取消,改為走讀,因此「流域踏查、漂流設備費用」未執行,相對的平安保險、雜支同步有剩餘。

詳細的支出明細,請見附件 地方創生經費支用明細表(109-12-16版)

參考資料

  1. ^ 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核定本)
  2. ^ 從 STEEP 觀點找台灣農村的關鍵線索
  3. ^ 團結生態永續基地、好心好行、青農育成中心(卓媽媽)、微生聚落(農家院子) 由社群到社區,開創合作社區的另一條路、農食醫社區起義、請進門來:書友房、生命生活整全、滾鄰俱樂部、自然養生坊、都會健康與農村生態自然農法專區、自然生活共學教育基地,一共 12 個提案。
  4. ^ 聯合國 SDGs 知識平台
  5. ^ 維基百科:永續發展目標
  6. ^ 中興工程顧問公司水利部工程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景觀與環境規劃博士
  7. ^ 宜蘭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院長
  8. ^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
  9. ^ 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
  10. ^ 臺灣河溪網召集人。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11. ^ 蘇澳 KPI
  12. ^ 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
  13. ^ 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執行長
  14. ^ 竹圍工作室
  15. ^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16. ^ 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創社理事主席
  17. ^ 暨南大學教授
  18. ^ 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創社理事主席、伊甸基金會宜花東區區長
  19. ^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20. ^ 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
  21. ^ https://nommagazine.com/「唯有自己改變,世界才會因此改變」foodbank-創辦人蕭/
  22. ^ Food Bank 創辦人蕭禾秦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