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觀察:社造 20 年&農再 10 年總體檢」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地方創生種籽宜蘭營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二階段:學員座談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27: 行 27:
  
 
* 社區總體營造:陳育貞老師(30 min)
 
* 社區總體營造:陳育貞老師(30 min)
* 農村再生:陳建泰老師(30 min)
+
* 農村再生:陳建泰老師(30 min)<ref>[[:File:農村出代誌.pdf|農村出代誌]]</ref><ref>[[:File:Report-to-2010-review-meeging.pdf| 2010 回顧報告]]</ref><ref>[http://www.chientai.org/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 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ref><ref>[[:File:適切科技介紹(introduce to appropriate technology).pdf| 適切科技]]</ref><ref>https://www.youtube.com/embed/hj5nFghkM1Y</ref><ref>[http://www.chientai.org/紀律與次序成就創意/ 紀律與次序成就創意]</ref><ref>[http://www.taiwanruralfront.org/about-01.php 台灣農村陣線介紹]</ref>
 
* 地方創生:楊文全老師(30 min)
 
* 地方創生:楊文全老師(30 min)
  
行 41: 行 41:
  
 
之後,就請晏霖老師繼續主持學員的提問以及座談回應。
 
之後,就請晏霖老師繼續主持學員的提問以及座談回應。
 +
 +
== 參考資料 ==

於 2020年7月19日 (日) 00:36 的最新修訂

課程進行形式

座談會。

營隊整體的說明

本次營隊的任務並非希望參與的朋友提出真正的創生計畫,最重要的目的是:

  • 建立資訊社會的基本素養。參與或是倡議社區工作必須具有的基本公民素養與民主認知;
  • 建立終極的方向感。在地的發展必須要有方向感,而終極的方向應該朝向「永續發展」;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讓台灣的社區工作脈絡可以耙梳清晰,可以借鏡的、可以省思的以及應該克服的難題是什麼?

座談安排

這是這次營隊 10 堂課程的最後一堂課,任務就是讓參與的學員站在過去社區營造、農村再生的工作脈絡上,走向地方創生。

座談會主持人:蔡晏霖老師

第一階段:演說

請與會的老師利用 30 分鐘,就自己的主題部份給予一些批判(critique),談談:

  • Plus:過去與現在正在發生的社區營造、農村計畫、地方創生…無論成功與否,當中有那些美好事情、案例&經驗;
  • Potential:這些美好的案例與經驗具有什麼樣的潛力,若是加上那些要素,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力量?
  • Concerns:這些社區營造、農村計畫…經驗無論成功與否,您看到值得擔憂的事情是什麼?沒有做好,那裡操作失當?一直犯的要命錯誤是什麼?
  • Overcome concerns:這些遺憾要如何彌補?請給出您的解決方案。

主題的分配如下:

  • 社區總體營造:陳育貞老師(30 min)
  • 農村再生:陳建泰老師(30 min)[1][2][3][4][5][6][7]
  • 地方創生:楊文全老師(30 min)

然後,下辦場則是進行與學員的座談。

第二階段:學員座談

在第二階段開始,請與會的老師談談自己在地工作的實務分享(不超過 10 分鐘),特別是在組織的設計上,我的建議分享內容如下,請自行增修:

  • 蔡晏霖老師(10 min):土拉客的組織設計
  • 陳育貞老師(10 min):原住民自治
  • 陳建泰老師(10 min):城鄉交界的 CSA
  • 楊文全老師(10 min):兩百甲的 open group 運作

之後,就請晏霖老師繼續主持學員的提問以及座談回應。

參考資料